close

蘭嶼的美和她特殊的原民文化不僅深深吸引台灣人前往,它同時也是外籍旅客會想一探究竟的秘境。每年36月是蘭嶼達悟族(昔稱雅美族)的飛魚季,飛魚是達悟族最重要的食物,也是他們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之一。

 

帶自由行的外籍散客到蘭嶼時,飛魚季文化的介紹不可或缺,但這篇側重在飛魚的「追隨者」- 鬼頭刀的講點。

 

飛魚是一種迴遊性魚類,緊跟其後的常是鬼頭刀,在鬼頭刀之後則是更大型的魚類,像是旗魚、鮪魚等。簡單來說,是一種大中小體型魚類一類追逐一類的概念。

 

鬼頭刀是一種很特別的魚類,公魚通常會將食物讓給母魚,所以釣到母魚的機會會大於公魚當公魚被釣起後,母魚會緊緊相隨上演鬼頭刀生死戀,非常感人!

 

鬼頭刀的公魚額頭形似斧頭(母魚頭呈弧形),眼神兇狠,是飛魚、丁香、沙丁等小型魚類的鬼見愁。除了愛相隨這個特點外,牠的外形亮麗,稱的上是魚類中的林志玲!若客人不知鬼頭刀長的什麼樣子,就問問客人有沒有看過《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就是電影中那隻有著亮藍綠黃色的中型魚。鬼頭刀亮眼出色的外表在死後會變成銀灰色,如同作家廖鴻基貼切的描述,鬼頭刀由「生命的絢麗到死亡的黯淡」的過程,令人深感生命的震撼!

 

鬼頭刀可長至一兩公尺,但最好是食用超過一公尺的鬼頭刀,以保有永續的海洋資源。

 

附上BBC拍攝飛魚遭水底鬼頭刀dorado or mahi-mahi)與空中軍艦鳥frigate bird夾擊,及蘭嶼飛魚季文化的影片,希望有助需要介紹蘭嶼的捧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蘭嶼 飛魚
    全站熱搜

    桑妮愛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