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捧導遊領隊這個飯碗最好具備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和能力呢?個人在這個行業的觀察覺得最好是要有幽默感、腦筋靈活、個性有彈性、博學多聞、樂與人交談、體力好、有服務熱誠,方向感佳等。
我把幽默感擺第一是因為覺得客人出來玩就是要開開心心的,如果一整個行程都是在聽講解或睡覺,那不是很沒意思?且幽默感運用得宜的話,不但可為旅程增添樂趣,也可化解客人不滿的情緒。有些人或許會覺得導遊要懂得多,要能天南地北的介紹才是最重要的,但我先前聽過歷史老師退休後轉業當導遊帶陸團的案例分享讓我不這麼覺得了。可能是因為當了多年的老師,再加上歷史又是這老師的強項,所以他在車上就不斷的講兩岸的歷史,甚至叫醒睡著的客人起來聽他講解,可想而知最後就是被客訴了,不然也不會成為案例了。
對照組的例子就是我當領隊帶團去國外時,有時都會為當地導遊覺得心驚驚,因為他們對當地文化與景點的介紹著墨不深,我心想這會不會回來被客訴啊,但當詢問旅行社客人對導領的評價如何時,得到的回應是客人覺得導遊還蠻幽默的。
另一個例子是有一次客人有點嚴肅的問A導遊,我們買的這些鳳梨酥禮盒你們就這樣放在店家門外,那我們吃飯回來後會不會被拿走了啊?只見正巧路過的B導遊以開玩笑口吻說:「你放心,我們會用生命保護你的鳳梨酥的」,客人因此笑笑,放心的去吃午餐。我想這些例子說明了幽默感真的粉重要啊!
再來就是腦筋要靈活些,個性要有彈性。當導遊領隊要面對各式各樣來自不同背景的客人,再加上團在路上跑時有太多的變數,對於個性硬邦邦、堅持事情應該就是要怎樣、無法接受變來變去的人,做這個行業會很辛苦,因為導領這工作就是個要面對萬變的工作,不管是旅行社、客人、司機、餐廳業者等,都有可能讓你一直需要我變、我變、我變變。
至於要博學多聞、樂於與人交談的能力與特質應該是不用多說了,總不能說一路上什麼也介紹不了,客人問也都無法回答,也不愛跟客人交談,那旅行社派導遊領隊來幹嘛?!
體力比一般人好是一定要的,導領一定是走在最前頭或走在最後頭那個,時常還得在散的「落落長」的客人隊伍中來回穿梭確認一些事,跑來跑去是免不了的。還有就是導領一定是要比客人早起比客人晩睡,若體力不支,也是很難走這條路的。
最後要提的是服務熱誠和方向感。不要以為服務熱誠沒什麼重要,新人、菜鳥沒什麼可以靠的,就是要靠服務熱誠。客人或許覺得新手導遊領隊沒什麼幽默感、知道的也不多,但很熱情,很願意幫客人多做些什麼,這樣就過關了,可能就有下一團可帶了。方向感的話,如果有是最好了,因為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節省時間和體力。想想看,若沒時間每個景點都事先踩線的話,若又加上方向感不好,帶著一團人走來走去,連客人都發現這路剛不是走過了會是什麼情況?
以上所說的人格特質和能力都是有最好,沒有所謂絕對必要,只能說都有的話,你在這行就會是個佼佼者;若有缺乏的特質或能力的話,那就盡力補足吧;若有實在學不來的,也可以看自己能以什麼取勝?總之,導領這條路夠寛夠廣,沒有說一定要怎樣才能走。